来源:医院
医院大肠外科里有一位“女侠”
——大肠外科主任、女外科医生徐烨教授。
她在肿瘤外科界奋战22年
被大家昵称为“外科女侠”
曾几何时,肿瘤外科一直是外科医生和死神争夺患者“生命权”的一片“战场”。随着肿瘤医学诊治技术不断革新和进步,大肠外科医生不仅追求患者生存率,更追求把手术切口做得更小、手术做得更精细。但如今能闯入这片“战场”的女性医生依然是少数派。在男性为主的大肠外科手术台上,徐烨教授干得并不逊色,医院大肠外科的学科带头人、科室发展及管理的“掌舵者”。
仁心巧手,打造齐肩国际的肠癌疗效
在以男性为主导的大肠外科领域,徐烨教授的仁心巧手让她的从医之路走得极为宽广,更刷新了普通人的传统认识。徐烨教授从事肿瘤外科医学临床工作22年,每年主刀完成大肠癌腹腔镜和开放手术超过台。
目前,医院外科科室中唯一的女科室主任。在手术室、实验室、病房、门诊连轴转,她忙得很有劲头。“现在大肠癌疾病极为高发,特别是中国的肠癌患者,很多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了,他们的疗效怎么提高?”她总是这样对自己和科室同事提出要求,“对于中晚期及复杂难治性肠癌的治疗,多创新、强攻关,给这些被认定‘无药可治’的肠癌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
她不断探索转移性大肠癌的治疗策略优化,在肠癌同时伴有肝转移的患者诊治上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和数据,同期肝切除无复发生存率25.8%,患者5年生存率达46.2%。甚至一些在国外被认定无根治机会的患者经过合理治疗,不仅得到根治性手术的机会,还获得了长期生存。
医院大肠外科针对可手术治疗的伴有腹膜转移癌的晚期大肠癌患者,于年起积极推广开展标准的高质量的“腹膜肿瘤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目前已经累计开展了多例。从现有的随访数据来看,“一些已经失去治愈希望的这类患者,经过这一综合治疗,重新获得了治愈的机会、改变了过去五年生存率几乎为‘零’的治疗‘瓶颈’。”
“这个治疗效果和生存率数据不仅国内领先,而且齐肩国际一流水平,”医院大肠癌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首席专家蔡三军教授表示,“复旦肿瘤”转移性肠癌及复杂性肠癌较好的治疗效果已经成为享誉全国的“金字招牌”。
期间,徐烨教授带领团队针对大肠癌肝转移高复发难题,发起了国内第一个肝动脉持续灌注预防肝内复发转移的研究,并开展相关基础研究,为优化转移性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前段时间,医院大肠外科发布了“复旦肿瘤”大肠癌5年生存率。医院年~年将近1.7万名大肠癌患者生存率数据。数据显示,“复旦肿瘤”大肠癌(Ⅰ-Ⅳ期)5年生存率71.26%,达到国际先进发达国家水平。
技术攻关,实现兼具疗效与快速康复的理念
外科治疗着眼于疗效,更要考虑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术后康复。这是现代肿瘤外科治疗学的理念,更是徐烨教授倡导的科室精神,并且在临床中积极践行。
她推动腹腔镜和快速康复技术在大肠癌外科治疗中的运用。据统计,目前她个人手术中腹腔镜手术比例超过80%,快速康复应用于90%以上的患者,减轻病人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大幅度缩短住院时间。在她的带动下,快速康复逐渐成为术后治疗的常规选项,“复旦肿瘤”大肠癌手术患者常规住院时间由10.8天降低到6.34天,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此外,肠癌患者“超低位保留肛门”也是她极为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