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大肠肿瘤
结肠肿瘤
小肠肿瘤
小肠出血症状
大肠肿瘤症状
结肠肿瘤症状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一起了解大肠癌

癌症防治,共同行动

年4月15-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动。旨在倡导政府、社会、个人积极行动起来,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打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广泛开展防癌科普宣传,提高全社会癌症防治意识和能力,有效遏制癌症带来的社会危害,切实降低癌症疾病负担。

大肠癌--“吃出来的肿瘤”

随着我国饮食结构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大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奉化区年大肠癌发病率已居奉化常见癌症的第3位,成为继肺癌、胃癌后奉化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达49.04/10万。大肠癌死亡率居奉化常见肿瘤死亡第4位,中晚期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10.4-53.8%,约20-30%的患者初次就诊时已出现转移性病灶,奉化肿瘤防治临床指导中心主任王晓亮认为主要是病情发现晚,如果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结直肠癌是可防可治的,可防的关键在于饮食和运动,可治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前最有效的早期发现方式仍然是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大肠癌的发病原因包括饮食因素、疾病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其中饮食因素的占比最大。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陈革表示,在日常生活当中,长期大量饮酒,或喜欢吃高脂肪、低纤维素食物,比如红肉(指牛肉、羊肉、猪肉等哺乳动物的肌肉组织)和加工肉类(腌制、熏烤、煎炸等肉类食品),或经常食用腌制食物,比如奉化地区的咸菜、咸笋等食物,这些饮食习惯是导致大肠癌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缺少运动、肥胖等不良生活习惯,还有结肠息肉、结肠慢性炎症等疾病也是导致大肠癌的因素之一。

大肠癌发生一般经过“小息肉一大息肉一不典型增生一癌”的阶段,而在息肉与不典型增生阶段,大多数患者是没有症状的,需要靠肠镜检查才能发现。因此,定期做肠镜筛查非常重要!陈革主任建议,50岁以上、有结直肠息肉史或结直肠癌病史、慢性肠炎、长期饮酒或高脂饮食、长期坐着工作且缺乏运动的高危人群,可每2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每年进行一次大便潜血检查和肛门指检。“一个早期肠癌患者,因害怕做肠镜,硬生生地拖到了中晚期,疗效和预后大打折扣”。

大肠癌具有隐蔽性,大多数患者可能会忽视,曾碰到过患者出现便血,以为只是痔疮而不就诊,最后拖成了大肠癌中晚期。医院肛肠科主任裘小鸣提醒,当发现如下情况:排便规律改变,如次数频繁或明显减少,便秘腹泻交替;大便性状变化,如大便细稀、粘液、带血;放屁次数变多;原因不明的贫血、便血、消瘦;出现持续性的腹痛、腹部肿块医院检查,先到肛肠科作简单便宜的肛指检查,以便能发现下端直肠肿瘤,然后进行结肠镜检查、粪便隐血检查,必要时行超声内镜检查、CT检查。

医院已开展肠镜检查及镜下治疗近20年,尤其近年开展了胃肠病的多学科团队联合诊治,大肠癌的检出率、生存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今年大肠癌筛查纳入民生工程,医院内镜团队将加大宣传大肠癌防治知识,致力于做好筛查防治工作,为奉城人民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预防是上策,筛查是中策,治疗是下策”,国际先进经验表明,癌症是可以预防的,通过健康教育、戒烟限酒、早期筛查等措施,结合规范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在此呼吁大家掌握更多的肿瘤防治知识,积极调整身体免疫力,保持良好身心状态,共同防治癌症!

供稿:医院医共体王晓亮陈革裘小鸣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changzhongliu.com/jczl/56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