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大肠肿瘤
结肠肿瘤
小肠肿瘤
小肠出血症状
大肠肿瘤症状
结肠肿瘤症状

肠癌科普傅传刚主任大肠癌会遗传吗大肠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71021/5779684.html

傅传刚,男,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现任:第二医院肛肠外科教授;兼任:医院普外科主任、胃肠肛肠外科主任、内镜中心主任。医院普外科副主任、肛肠外科主任。现任美国结直肠医师学会荣誉委员,中国中西结合医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解放军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会长,上海市普外专业委员会大肠肛门病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学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分会常委,卫生部大肠癌规范化诊疗专家委员会委员。英国《ColorectalDisease》、美国《DiseaseofColonRectum》、意大利《TechniquesinColoproctology》、《中华外科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等编委。发表中英文论文余篇,主编主译参编专著10部。获军队科技成果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三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上海市科委大肠癌治疗重大攻关基金1项,解放军“十一五”大肠癌治疗重点攻关基金1项。应邀在美国、日本、巴西、俄罗斯等结直肠国际会议演讲10余次。(傅传刚主任)

结直肠癌的诊断、传统开腹及3D腹腔镜微创手术以及综合治疗,尤其在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方面卓有建树。在国际上首先发明“直肠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吻合器切除吻合术(PISTA)”,国内较早采用双吻合器技术进行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使直肠癌、家族性息肉病、直肠弥漫性腺瘤、直肠弥漫性血管瘤等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保肛率明显提高,使绝大多数患者避免做永久性人工肛门,术后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另外在结肠镜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通过结肠镜对大肠息肉等良心病变和早期肠癌进行黏膜切除术(EMR)和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扩张等微创治疗,使大多数大肠早期病变患者避免进行开腹手术。是国内PPH手术治疗重度环状脱垂痔的开拓者之一;在慢性顽固性便秘、直肠脱垂等疾病的诊治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傅传刚主任团队)

正文:大肠癌的遗传性与传染性

近日来,有患者咨询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家人患有肠癌,都说肠癌具有遗传性,他的上辈没有人有过这个病,现在我儿子二十岁需要注意么?平时需要分碗筷吃饭吗?在此过程中会有传染吗?”下面,傅主任就来回答大家“大肠癌会遗传吗?大肠癌会传染吗?”

(一)大肠癌会遗传吗?--大肠癌会遗传

1、大肠癌有一定的遗传性。研究表明:

如果某一个家族中发现一个大肠癌患者,那么与他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图8-1)发生大肠癌的概率明显升高,大肠癌的发生率大约是普通人群的2-3倍。

如果家族中有两名或以上的近亲(父母或兄弟姐妹)患大肠癌,则发生大肠癌的风险更高。尤其是年轻的大肠癌患者,它与遗传因素的相关性更密切,他的直系亲属大肠癌的发生率更高。

然而,大家不必因此而惊慌,这些数据只是提醒我们,肠癌患者的亲属应当尽早行结肠镜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大肠癌,尽早治疗。

图8-1:家庭树。与病人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2、大肠癌的遗传性不是特别强。

大肠癌不像有些遗传性疾病那样,如果父母发病,子女就一定发病。因为大肠癌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即使两个人的遗传背景完全相同,但是如果他们接触的环境不同,那么他们发生大肠癌的概率也不一样。所以,大肠癌患者的子女也并不是%会得大肠癌。

但请大家注意,虽然绝大多数大肠癌呈散发性,但是,还有约10%~15%的大肠癌有遗传背景,其中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约占1%~2%,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约占2%~7%,其它还有黑斑息肉病(PJS)和少年息肉病等。在此,我们就向大家详细介绍两种疾病:家族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2.1家族腺瘤性息肉病(FAP)

该疾病的共同特征是大肠粘膜上广泛分布大量大小不等的腺瘤性息肉,成群密集或成串排列,其数目往往可多达数百个乃至数千个。息肉自黄豆大小至直径数厘米不等,常密集排列(图8-2)。病人在出生时并无结、直肠息肉。多数在15岁前后出现息肉,初起时息肉为数不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在病人青少年期整个大肠有成百上千个息肉。息肉越大越容易发生癌变。FAP如果未及时治疗,每一病例都将%发生癌变。FAP的息肉大多在30多岁时发生癌变,未治疗者平均死亡年龄在42岁左右。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也就是说,一旦有一个病人发病,其子女就有50%的可能性发病。所以,FAP病人的家属需要通过结肠镜检查进行筛查,一旦发现出现FAP,应尽早手术切除,以免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发生癌变。所以父母中如果有一人患FAP,其子女从10-12岁左右开始就要定期行结肠镜检查,直到50岁为止。同时病人的父母、兄弟姐妹也应当行结肠镜检查,因为他们也存在发生FAP的可能性。

图8-2:家族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大肠上分布着密密麻麻大小不等的息肉。

2.2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

它的诊断标准为:(1)家族中至少3人经病理确诊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相关癌(大肠癌、子宫内膜癌、胃癌、卵巢癌、小肠癌、输尿管和肾盂癌、胆管癌、脑癌、皮肤癌),且其中一人为其他2人的直系亲属;(2)必须累及连续2代人;(3)至少有1人大肠癌发病早于50岁;(4)排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此病具有发病年龄早,多原发大肠癌发生率高、家族成员大肠内外恶性肿瘤发生率高等特征。有60%-80%的患者在60岁以前将发生大肠癌,它占大肠癌总发病率的5%-10%。

(二)大肠癌会传染吗?--大肠癌不会传染。

大肠癌是不会传染的。传染病往往是由于一种病原体(如细菌或病毒)引起的,细菌或病毒通过一定的媒介(如唾液、血液、蚊子)进行传播,就可以由一个人传染给另一个人。大肠癌是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不是由某一种病原体引起的,所以大肠癌不可能传染给他人。

说到这里,有人就要问了“既然大肠癌不会传染,为什么家庭中有一人得了大肠癌,过一段时间,其它家人又发现有大肠癌了呢?”这是因为同一家族的人群,他们的遗传背景相似。如果有一个人发生肠癌,说明这个家族的遗传背景容易发生肠癌,所以其它家属发生肠癌的概率也高一些。另一方面,由于同一家族成员因为长期生活在一起,有着共同的饮食习惯,如果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喜好烧烤食物等,因为拥有相同的危险因素,所以也容易得肠癌。所以,大肠癌表现出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制作单位:傅传刚教授结直肠肛门外科团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changzhongliu.com/dczlzz/57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